龙8游戏官方进入-龙8国际头号玩家>>当前

林剑浩:医者仁心 师者匠心-龙8游戏官方进入

发布时间:2024-02-06 作者:赵冰 杨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人物简介

林剑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与研究博士学位。1998年出国留学,先后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访问学习,从事骨科研究。2003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各类关节炎外科治疗,特别是下肢髋、膝关节矫形。

作为北京市首批科普专家,林剑浩一直致力于骨关节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他在抖音账号的个人介绍中写道:“敬畏生命,尊重科学。”

image.png

2015年,当林剑浩第一次到西藏义诊时,他偶然发现当地居民深受大骨节病的困扰。8年多来,他带领团队赴西藏开展调查研究和义诊筛查40余次,坚持帮助当地农牧民摆脱和缓解病痛。

202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强调,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爱国为民,自信自强,开拓奋进,开放包容,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时代洪流,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人生华章。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林剑浩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信中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盼让他产生了强烈共鸣,他说:“贺信为留学人员未来留学报国指明了方向,既肯定了百余年来留学人员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回来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践行留学报国的初心与承诺

1998年,当时已是人民医院医生的林剑浩,决定前往国外进修深造。

重回学生身份,林剑浩切身体会到国外医学教育与国内的不同之处。例如,国外大多采用小班教学的授课方式,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并在师生间建立起有效沟通。与之相比,当时国内采用的还是大班教学模式,老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国外导师的严谨负责也给林剑浩留下了深刻印象。导师经常和学生交流课题进展,对学生的研究有清晰的了解,更像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一边比较一边思考,林剑浩认识到这样的医学教育方式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于是,他决心要将这些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国,做一名好老师,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在此期间,林剑浩也深刻感受到我国在医疗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作为国家培养的医学博士,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将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带回国,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当时就想好要回来当一名好医生、一个好老师。”谈到回国的初衷,林剑浩说,“我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学习时,看着国内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就想要尽快回来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把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奉献给有需求的老百姓。”这些年来,他一直笃定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回国后的林剑浩总是行色匆匆。在门诊、在病房、在手术室,他每天都要完成大量临床工作——查房、手术、接诊患者,还要定期指导和督促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进展。无论多忙,林剑浩都坚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使患者都得到最优的治疗,努力让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指导。

做“以患者为中心”的好医生

在患者眼里,林剑浩是亲切和蔼的好医生、在骨关节炎早期防治领域辛勤耕耘的医者,致力于为广大骨关节炎患者摸索一条以运动锻炼为主体的早期防治道路。

2015年,林剑浩在西藏发现大量大骨节病患者后,非常疑惑。在此之前,他对大骨节病所知甚少,也没有接触过相关患者。义诊过程中他了解到,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的骨关节病,长期困扰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群众。患者轻则四肢关节疼痛、畸形,重则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当地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次义诊对林剑浩触动很深。回来后,林剑浩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患者,一直积极寻找治疗大骨节病的方法。他曾利用节假日多次带领团队深入西藏昌都市及四川阿坝等地开展大骨节病义诊工作,发现有半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然而,手术的数量和难度远超预期:一方面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能力将患者接到北京治疗。因此,只能单纯依靠用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为一名医生却不能为患者解决病痛,这让林剑浩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为了寻找大骨节病的发病原因,林剑浩和同事们在西藏昌都市的小学生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他们发现,大骨节病主要集中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发病,一旦发病,还会影响到儿童的骨骼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对此,林剑浩决定采取预防措施,尝试早期干预的可能,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减少后续治疗中出现重症病例的概率。

2017年7月,在筛查当地儿童的手指畸形情况时,林剑浩还发现了一些罕见的6指病例。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于是,林剑浩和团队决定尽快为这些孩子进行治疗。这一年年底,林剑浩和团队组织手外科医生为孩子们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家长们非常高兴和满意,林剑浩团队在当地的影响逐渐扩大。

但更难的是对成年重症患者的医治。起初,很多患者还心有疑虑而不愿接受治疗。面对这种情况,林剑浩和团队成员们反复跟患者沟通治疗方案,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细致周到地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最终,他们取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并为患者制定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在看到早期接受治疗的患者顺利康复后,此前一些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开始消除心中的疑虑,主动要求接受治疗。

昌都市洛隆县硕督村的村民夏达卡,是林剑浩和团队早期救治的患者之一。治疗前,夏达卡的日常生活依赖家人照顾。在北京做完手术后,他恢复得很好,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可以外出打工。夏达卡的弟弟在看到哥哥的病情大为好转后,也欣然接受了来北京治疗的建议。

image.png

2021年,林剑浩(前排右二)和团队成员与来京手术的大骨节病患者

在为这些重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林剑浩始终不忘身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尽力以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然而,手术总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也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让林剑浩总是心存内疚和自责。他认为,这是一名医生的责任,无关名誉。“如果做不好,我甚至会觉得自己有罪。”他说,“我做了很多手术,治好的患者我都记不住,手术没做好的、病情特别严重的,或者我对手术效果有点担心的患者,反而记得特别清楚。”但这些内疚和自责,也是林剑浩不断进步的动力。

林剑浩告诉记者:“大骨节病公益救助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当地政府、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等各方的支持和帮助。”

在救治西藏大骨节病患者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林剑浩特别焦虑,那时当地有不少患者急需治疗却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又没有经费到北京手术。一次偶然的机会,欧美同学会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表示要与医疗团队合作开展疾病救治工作。这让林剑浩一直心存感激,他说:“欧美同学会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

为解决治疗费用问题,林剑浩还曾联合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大骨节病公益救助项目。2019年10月,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出资80万元,将18名重度大骨节病患者分批乘飞机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林剑浩说:“由于当地每户人家都相隔较远,需要县委县政府协助组织将患者从村子里送到机场,先飞到重庆,再转机飞到北京。由于患者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这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多亏了当地会说藏语的志愿者和机场爱心团队的同心协力,简化机场安检流程,提前为远机位设置廊桥方便患者进出机舱,最终才得以顺利抵达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十三五”期间,国家设立大骨节病防治专项资金,对大骨节病患者实现应治尽治、愿治尽治。这些措施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机会和保障。

从2017年到2023年,林剑浩团队累计义诊5000多人次,参与大骨节病手术600多台,开展了大量关节置换、关节矫形等救治工作。目前,仅昌都市洛隆县就已经完成500多名大骨节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在林剑浩看来,要成为一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生,就要勇敢地去挑战那些高难度的手术。有时,那些“有心无力”的内疚感反而会成为医生不断努力的动力来源,激励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医生的价值体现。”

当培养合格人才的好老师

在学生眼里,林剑浩亦师亦友、严中有爱,他大力支持对年轻医生的培训,为我国骨关节病防治工作培养优秀接班人。

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林剑浩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首先,就是做人要正,要始终坚持理想信念,诚实守信、正直坦荡、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要有躬耕钻研的为学态度和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再次,要有仁爱之心,能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情感诉求,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最后,老师还要有育人智慧。以医学教育为例,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和开阔视野的机会,帮助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和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image.png

林剑浩(右)与学生探讨骨科数字化技术

林剑浩说:“学医不是为了挣钱,学医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多年的医疗实践让林剑浩认识到,在那些经济不发达、医疗条件不完善的地区,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往往更加迫切,更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医生要去做一些尖端的研究,但也要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尽快落实到基层,让老百姓能享受到。”将成熟的医疗技术落地到基层医院,能有效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满足当地患者的需求,提升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林剑浩发现,对于年轻医生来说,让他们接触基层、实地实践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式。通过接触基层,年轻医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和健康状况,加强对患者的理解和同情心,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因此,林剑浩既鼓励年轻医生接受高端医疗技术教育,也要求他们注重积累实践经验和基层经历,以更好地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与全国医疗专家积极探索,通过“师带徒”的模式,在当地培养医疗人才。

早在2015年,林剑浩在西藏为大骨节病患者治疗期间,看到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他就想着在治疗过程中带一带当地的医疗人员,为当地培养一批“带不走”的医生。为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他将部分当地医疗人员带到北京悉心指导。“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随时交流。学生不仅能学到老师的技术,还能学到老师的为人,快速成才,在较短时间里掌握当地常见病的治疗。”林剑浩说,“这些技术力量将来还会下沉到基层,同步开展大骨节病的筛查和诊疗。”如今,这些医疗人员在当地大骨节病治疗和预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剑浩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是一件漫长又艰辛的事情,但“认准了医生这条道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坚守行医初心,坚守医者责任,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本刊记者 赵冰 杨宇)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2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龙8国际头号玩家的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龙8国际头号玩家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